“
清三代是清代瓷器制造的顶峰青花白瓷陶瓷功夫茶具,康熙、雍正与乾隆三朝民富国强,三朝君主皆极为关注景德镇官窑瓷器的烧制。在强大的财力和三朝君主的大力支持下,清三代特别是康熙朝在瓷器器型方面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和创新。
在瓶、罐、尊、壶等造型方面皆有所创新,成功创烧出诸如棒槌瓶、莱菔尊、观音尊、转心瓶、茄式壶等新品种,极大地丰富了已有的瓷器器型。
”
棒槌瓶
清康熙 青花“红拂传”图棒槌瓶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
莱菔尊
清康熙 豇豆红釉莱菔尊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
莱菔即萝卜,莱菔尊故又称“萝卜尊”。莱菔尊为清康熙朝独特尊式之一,器呈侈口、细长颈下饰双弦纹、丰肩、长腹下敛、假圈足,足脊窄细若萝卜。莱菔尊造型有豇豆红釉、天蓝釉、苹果青釉等品种。康熙朝创新的莱菔尊中以豇豆红釉为最佳。
观音尊
清康熙 青花松竹梅纹诗句观音尊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
观音尊为清代康熙景德镇窑创制。侈口,长颈,丰肩,腹下渐收,至底外撇,器形似观音手中所持瓶式,故名。观音尊品种有郎窑红、青花、五彩等。
太白尊
清康熙 豇豆红太白尊 武汉博物馆藏
太白尊又称太白坛、鸡罩尊。清康熙官窑典型器物之一,因摹仿诗人、酒仙李太白的酒坛,故名。太白尊又因形似圈鸡用的罩,还有“鸡罩尊”之称。造型为小口微侈,短颈,溜肩,腹部渐阔呈半球形,浅圈足旋削得窄小整齐。腹部多浅刻团螭图案。后世仿品器形规格与真品相比非大即小,纹饰过于生硬。
棒槌瓶
苹果尊
苹果尊为清代康熙朝独特器形之一,形似苹果而得名。器呈侈口、底内凹、无颈、圆腹,器口颈若果蒂下凹于圆腹之中。苹果尊有缩颈和无颈两种,无颈的以釉里红为多,缩颈的以苹果绿和天 蓝釉为常见。
苹果尊为清代景德镇窑烧造,官窑器为多,大、小器物均有,品种有青花、釉里红、天蓝釉、窑变釉等。
百鹿尊
百鹿尊
马蹄尊
马蹄尊
马蹄尊,尊的一种式样,清代康熙景德镇窑烧制。广口,圆唇敛,削肩广腹,平底,器形似马蹄状,故名。马蹄尊仅见釉里红小件器件。
茄式壶
清康熙 素三彩茄式壶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
茄式壶为清康熙朝景德镇窑创烧壶式之一,为清康熙官窑所独有。茄式壶造型奇特,器呈小口,颈部细长向一侧弯曲,腹呈长茄形,圆底施釉,放置不稳。从其造型看,有相关研究学者认为其当为宫廷医疗用器,也有人认为其为陈设器物。
苹果青釉瓶
清康熙 苹果青釉瓶 北京故宫博物馆院藏
苹果青釉瓶造型为清康熙时期所独有,胎质细腻,釉面匀净,釉色青绿,恰似青苹果的色泽。秀丽的瓶体在含蓄的青釉映衬下,尤感素雅庄重。
荸荠式瓶
清雍正 仿钧窑变釉弦纹荸荠扁瓶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
荸荠式瓶是清代流行的一种瓷器瓶式,首创于康熙时期,因型如荸荠而得此名。其直颈较粗,有撇口与直口之分,器腹均为扁圆形,状如荸荠,故此得名,又称直颈瓶。品种有青花、黄釉青花、豆青釉、郎窑红等。
荸荠扁瓶
清雍正 青釉荸荠式三系瓶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
荸荠扁瓶为清代流行的一种瓶式。直颈较粗,有撇口与直口之分,器腹均为扁圆,形如荸荠,圈足。清代康熙时首创,多为直颈。晚清同治、光绪时,官窑又流行这一造型,但均为粗短锥颈,荸荠形扁圆腹,圈足,造型千篇一路,鲜有变化。
柳叶瓶
柳叶瓶
柳叶瓶是瓶的一种式样,为清代康熙景德镇窑创制。器型为撇口,短颈,丰肩,肩下削瘦至足,足内凹,器身细长,形似柳叶,故又有“美人肩”之称。康熙豇豆红釉柳叶瓶,是极为珍贵的产品。
日月罐
日月罐
如意耳蒜头瓶
清雍正 青釉荸荠式三系瓶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
藏草瓶
甘露瓶
转心瓶
清乾隆 粉彩镂空蟠螭纹象耳转心瓶北京故宫博物院藏
贲巴壶
清康熙 斗彩璎珞纹贲巴壶北京故宫博物院藏
图文 | 源于网络
编辑 | 渔公子
分享丨身为中国人,我们都知道极具国魂的中国印!
分享|中国四大名楼里数它最厉害!每天限流1440人!
分享|故宫青花白瓷陶瓷功夫茶具你可能去过很多次,但那些匾额的含义99%的人可能不知道!!
发表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